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贵州大曲•记忆中的味道”《贵州村志 陶家寨村卷》编纂团队 田野调查日志 2

2022年01月10日 11:36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点击:[]


 

 

 

 

2022年1月9日,“贵州大曲•记忆中的味道”《贵州村志 陶家寨村卷》编纂团队田野调查工作,以分小组入户访谈模式予以展开。团队在鲁班镇街上吃完早餐后,沿着鲁班镇到文正乡的鲁文盘山公路上行,经过陶家寨社区所辖白洋坪、坪子上、转子田、黄泥坡一带村民居住点,进行访谈与调查。

 




  

(坪子上俯瞰陶家宅社区)

 

各居住点稀疏地错落于鲁文公路、通组公路两侧,山野中,菜地里种植的各种蔬菜依然在这个季节展示旺盛的绿色,生机一片;茅台集团定制农业红高粱收获后,红梁秆突兀地在田间矗立着。

在白洋坪,苗族汉子熊永强介绍了红高粱(当地人简称“红梁”,抑或“红粮”?真还没细问!)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及收割时间、方法,晾晒、脱壳、销售细节。该地农田作为贵州茅台酒有机原料生态示范园,红高梁种植为茅台酒产业发展提供了高产量、高品质的原材料。企业集团与农户相互依存、共同寻求发展道路的路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陶家寨村民就业问题,也促进当地酱酒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贵州茅台酒有机原料生态示范园)

 

在坪子上村民组,刘老先生向来访的我们,展示其家族文化研究会颁发的荣誉证书,让我们翻检查看转子田刘氏族谱资料。入户访谈成员刘国芬凭借“家门”的身份,获得刘老先生的特别关照,特意就着《中华刘氏贵州仁怀广传公总谱》,重点强调刘姓最古老的发源之地是河北唐县;并就其自身认知,提及刘姓政治人才多,但专业人才相对较少;进而论说“刘天下,李半边”之姓氏文化逸闻趣事。谆谆教诲,长者希冀每一个刘姓子弟不忘家族之荣光的殷切,溢于言表。

 




 

 (入户访谈)





 

现代新编《中华刘氏贵州仁怀广传公总谱》编写细致,分为上中下三卷;中卷又分为中卷一个和中卷二。在对刘老先的访谈中,了解到转子田刘姓迁徙历史、家训、家规。

陶家寨社区居民民族成份为汉族和苗族,当地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和苗族花山节最为隆重。腊月杀年猪时,村民们会邀集亲戚朋友吃“杀猪饭”,客人多者,一餐杀猪饭就会吃完一头猪,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当地邻里之间关系和谐。大年初一,有不扫地、水不往外泼的习俗。此习俗主要寓意是新年伊始,如果扫地和泼水,就会把自家的财运扫出去,泼出去。

 

 

(手工面条加工)

 

关于婚姻习俗,定亲、讨八字、接亲、回门等流程都很有讲究。有“牵亲”这一说法,也即在婚礼仪式中,须德高望重、儿女双全、身体健康的有福之妇女牵引新娘进入中堂拜祖宗,完成拜堂仪式后,在牵引到洞房中。婚筵开始后,引导新娘出洞房拜见前来祝贺的亲朋戚友。





 

 

 

(坪子上传统民居)

 

沿着鲁文公路往上,到白洋坪,路旁随处可见有机堆肥,闻着“有味道”的有机肥,来到了贵州茅台酒有机原料生态示范园。此时是一月,土地休耕,只看到光秃的土地。据与多位访谈对象的谈话,高粱在生长周期中,可看到从矮杆慢慢长高,由绿油油变成红灿灿的嬗变历程。每当时节,红高粱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地种植红缨子、红珍珠等高粱品种,种植前,需进行育苗和培肥。高粱育苗一般在四月中旬较为适宜,育苗方式为营养体育苗和撒播育苗。提前进行有机肥培肥,也这就是村民家的猪或牛的粪便进行堆肥,使之发酵而成有机肥。

 




 

有机堆肥

 

种植中,先翻土,土壤稀松后打窝,放入有机肥,翻盖一层土,移栽育苗或者撒播种子,在此阶段中,需要加强肥料的管理和病虫防治。种子、肥料和农药是由茅台集团根据合约亩数来统一分配给种植户家。在高粱生长期间,可视苗情追施肥料和生态农药。采摘阶段,八月份,高粱基本成熟,符合采摘标准是高粱下部叶片四至五叶枯黄时,穗呈棕红色,便可以采摘。采摘后及时人工脱粒和机械脱粒,高粱杆砍下后捆成竖状,都在阳光下晾晒。高粱种子晾晒至水分13% 以内。便可用麻袋封存暂储存。销售阶段,种植户民众们将已包装好的高粱和高粱杆销售给茅台集团,高粱以4.6元/斤的价格出售。高粱是茅台酒酿酒的原材料,高粱杆是发酵物。高粱作为陶家寨的一种经济作物,给种植户家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种植高粱是当地民众的生计方式之一,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影响和意义。

 

    指导: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周永健教授

撰稿: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民族学2020级、2021级硕士生罗福敏、金红、姜明芳、刘国芬;文物与博物馆学2020级、2021级硕士生张丽、潘胜燕

编辑:聂开吉

审稿:李  浩

 

 

联系我们

中国 贵州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邮编:550025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电话:8812 4199

   邮箱:gzmdmlxy@126.com

民族学与历史学院公众号

Copyright©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维护 黔ICP备090047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