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2025年暑期“三下乡”•云山屯商屯文化调查

2025年07月14日 13:14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点击:[]




 

2025年7月13日,农历六月十九日,贵州民族大学暑期“三下乡”之“屯风黔韵”贵州屯堡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实践团一行六人,走进安顺市西秀区云山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undefined

 

恰逢云山屯后山灵鹫寺观音庙会。数百年来,该地民间素有自发举办庙会的习俗。周边村寨民众或上香祈福,或趁此机会三五成群对唱山歌,很是热闹。旺盛的人流量也吸引了各路小商小贩聚集。这些商贩中,既有附近村寨的村民,也有从普定等地经高速赶来的外地人。庙会的摊位上货物品类丰富,既有屯堡本地特色服饰售卖,也有凉粉、凉面、安顺裹卷、豌豆粑等安顺传统小吃供人品尝。

文化交融中,屯堡山歌生机盎然。田间村寨聚会时,屯堡人常即兴唱山歌,或独唱或对歌,情感本真,歌声遍传街巷田野。他们还自发办山歌赛,老少好手齐聚,人们对山歌歌手的评判,首先看音色是否清亮含情,再次看唱词是否贴合生活、有乡土智慧。这些山歌由选手即兴编唱,围观的村民欣赏喝彩,因此山歌也成为了传承文化的纽带。





undefined

 

在六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屯堡人始终与周边少数民族保持着密切的交流交往交融,这种深度互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留下了鲜明印记。

在饮食文化上,这种交融体现得尤为直观。屯堡人早年受传统习俗影响,对牛肉、马肉等“牛马大菜”有着严格忌讳,但随着与各民族的长期相处,饮食禁忌已逐渐淡化。如今屯堡人偶尔邀约亲友围坐一桌品尝牛肉火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并且,服饰风格的演变同样见证着文化的碰撞融合。屯堡人引以为傲的特色服饰“大袖子”,虽溯源至明朝江南汉服的形制,却在与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日常交往中,悄然融入了当地元素,最终形成了兼具历史底蕴与地域特色的独特服饰体系。

 

undefined 

 

在节庆习俗方面,其相互浸润则更添文化活力。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本与汉族节日无关,但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屯堡人不仅接纳了这一节日,更赋予其全新内涵——他们于当日举办“秧苗会”。不同于布依族以婚恋社交为主题的庆祝方式,屯堡人的秧苗会聚焦农事祈愿,通过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成为民族文化交融的生动注脚。

 

undefined 

 

在云山屯的文创店里,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屯堡“大袖子”改良的服饰。有改良成屯堡版马面裙的,还有旗袍形制的,但其衣服上的屯堡文化符号仍然保持传统,比如代表万事顺意的“万”字符和代表步步生莲的莲花图案等。

此次云山屯之行,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屯堡文化深厚活力,它既传承了明代遗风,更在与周边民族数百年交融中创新发展。尤其欣喜的是,依托独特文化发展的旅游业起到了吸引游客、唤回村民的作用,正成为屯堡文化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供稿:郑沁媛

摄影:郑沁媛

一审:张文艳

二审:聂开吉

三审:李  浩


 

 

联系我们

中国 贵州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邮编:550025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电话:8812 4199

   邮箱:gzmdmlxy@126.com

民族学与历史学院公众号

Copyright©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维护 黔ICP备16000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