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正文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2023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第五组)

2025年11月13日 11:47  点击:[]


    

    2025年11月12日上午9:00-12:00,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2023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第五组考核在学院C510教室有序举行。此次检查由李浩老师担任组长,梅军老师、袁本海老师组成专家评审组,2023级文物与博物馆专硕张凯顺、徐坤竺、龙惠、彭画、杨算五位同学依次进行汇报。


汇报现场


 会议伊始,考核组长李浩老师详细介绍了本次论文中期检查的流程与核心要求,明确评审重点。随后,五位同学围绕论文进展、研究内容、现有成果及遇到的问题逐一汇报,专家组认真聆听每一位同学的汇报内容,结合论文质量进行精准点评,并提出修改指导意见。

 针对张凯顺同学的汇报,袁本海老师指出其论文在参考文献规范、表述准确性、格式统一等方面存在不足,强调需强化分析总结的深度;梅军老师要求进一步明确文献研究法的具体应用路径;李浩老师则从框架层面提出优化建议,指出标题范围过宽、关键词选取与标题脱节等问题。



张凯顺同学汇报


 徐坤竺同学汇报后,袁本海老师提醒需注重正文规范,补充数据出处以增强严谨性;梅军老师建议缩小论文题目研究范围,梳理目录逻辑,构建递进式章节关系;李浩老师指出其PPT汇报字体过小影响阅读,且论文文字表达需摒弃强烈感情色彩,保持学术客观性。

 龙惠同学汇报时,袁本海老师指出其存在句子表达不完整、标点使用不规范、配图问题比如松桃镇地图与村落研究内容不匹配、章节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梅军老师强调摘要需清晰概括研究结论,文献综述应按主题分类归纳,同时建议将古建筑群价值分析纳入保护章节;李浩老师建议进一步凝练第四章内容,规范图表堆叠问题及来源标注,可参考博士论文图表使用规范。

 彭画同学汇报后,袁本海老师提出论文题目需突出文物专业性、避免歧义,建议将“自然地理”章节改为“人文地理”,优先使用现用的地名,同时调整行文断句与格式、优化文献综述语序;梅军老师指出题目多中心主题繁琐,摘要需精炼体现研究意义,章节衔接松散且篇幅失衡,保护相关内容需先明确保护必要性再展开论述,章节标题应避免出现“调查、研究”字样;李浩老师建议新增“现状分析”章节,强化第三章与第四章的逻辑关联。

 杨算同学汇报时,袁本海老师建议优化博物馆实拍图片质量,补充可移动文物材料,明确跨地域合作主体为相关机构而非文物本身,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表述调整为“爱国主题教育”;梅军老师强调题目需突出文物价值传播核心;李浩老师提醒需牢牢把握论文研究方向,重视细节问题整改。



彭画同学汇报


 汇报全部结束后,经专家组综合评定,五位同学均顺利通过本次中期检查。李浩老师总结指出,同学们整体完成情况良好,但仍存在诸多待改进之处,需对照意见认真修改完善;梅军老师、袁本海老师分别强调,需高度重视格式规范、逻辑梳理等共性问题,切实提升论文质量。最后,汇报同学与专家老师合影留念,本次论文中期检查圆满结束。


合影留念






供稿:张志奕、于至佳

摄影:张志奕

一审:聂开吉

二审:刘欢歌

三审:李  浩



联系我们

中国 贵州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邮编:550025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电话:8812 4199

   邮箱:gzmdmlxy@126.com

民族学与历史学院公众号

Copyright©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维护 黔ICP备16000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