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正文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中国少数民族史方向2023级硕士研究生学业中期检查 (第一组)

2025年11月13日 10:43  点击:[]



2025年11月12日下午3:00,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2023级民族学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汇报在北校区D412会议室举行。由2023级研究生唐福婷、彭丹、王琪、杨集情4位同学进行汇报。张旭副教授任考核组组长,杨成教授、王航副教授为成员,卜妹红老师为教学秘书,2023级、2024级、2025级研究生参加旁听。

毕业论文中期检查中,考核组组长张旭副教授先向4位参与同学宣读了考核相关要求:包括学位论文工作是否契合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与进度、当前已完成研究工作的质量及阶段性成果、后期拟推进的研究任务与进度规划,以及存在的困难问题与对应解决方案。随后,各位老师结合同学们的汇报内容展开提问,并针对论文中暴露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修改建议。

一、整体逻辑性有待强化,章节间缺乏自然流畅的衔接过渡,部分论点的推导缺乏清晰严谨的逻辑链条,前后论述存在脱节、重复或跳跃现象,核心观点未能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析形成有力支撑,导致论文整体学术脉络不够清晰,影响了论述的说服力与可读性。

二、部分章节内容撰写过于简略,篇幅明显不足。这些章节对对应研究主题的探讨浅尝辄止,既未充分展开核心内容的分析论证,也缺乏必要的史料支撑、案例佐证、数据补充或理论深化,关键观点未能深入阐释,未能充分发挥其在整体研究框架中的应有作用,与论文其他章节的体量和深度不相匹配。

三、论文在文字表述上存在不够凝练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语句冗余、表述重复、修饰性词语堆砌过多,部分核心观点的阐述未能直击重点,反而夹杂大量无关信息。不少段落存在“绕弯子”式表达,相同含义的内容多次重复提及,非必要的铺垫和解释过多,既拉长了文本篇幅,又稀释了核心信息,导致长篇累牍的阅读感受。这种表述方式不仅降低了论文的可读性,还可能让读者难以快速抓取关键论点,削弱了论述的针对性和说服力,与学术论文简洁严谨、言简意赅的表述要求存在差距。

四、文字层面,常见错字、多字、漏字、错别字混用等问题,如形近字、音近字误用,专有名词书写不规范,部分语句存在多余字词或关键信息缺失的情况。



    经专家组综合评定,本次毕业论文中期考核的 4 位同学均顺利达标通过。此次中期检查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与修改建议,更帮助大家深化了对学术研究规范、论文撰写逻辑的认知,理清了后续完善方向,为毕业论文的高质量收尾与最终顺利完成筑牢了坚实基础。



供稿:袁文洁、黄妮

                    摄影:袁文洁

一审:卜妹红

二审:李  浩

                                              三审:郭国庆


联系我们

中国 贵州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邮编:550025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电话:8812 4199

   邮箱:gzmdmlxy@126.com

民族学与历史学院公众号

Copyright©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维护 黔ICP备16000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