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我院教师参加2025年文物、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

2025年10月21日 17:19  点击:[]





2025年10月17日—19日,“2025年全国文物、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在吉林长春召开。此次会议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承办,主题为“文物、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汇聚了国务院学位办、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同志,文博教指委委员,以及全国各文物、博物馆专业学位培养单位代表,共同探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关键环节。我院周永健教授代表文物专硕点参会,深入学习行业前沿动态与先进经验。



10月17日下午,会议率先召开“文物、博物馆专业青年工作组交流会”闭门会议。本次闭门会议由文博教指委秘书处周婧景主持,青年工作组全体成员围绕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一是文物、博物馆专业学位案例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二是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的编制思路。


18日上午,教指委秘书长陆建松教授主持开幕式,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姚毓春致欢迎辞,对全体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吉林大学在文物、博物馆专业学位教育领域的建设基础与成果。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宋薇致辞,强调地方文博机构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的支持意愿。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发表讲话,从行业发展需求出发,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提出明确要求。


开幕式结束后,文博教指委秘书长陆建松教授作2025年度工作总结与2026年度工作计划报告。报告系统梳理了2025年文博教指委在培养方案优化、案例库建设、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并明确2026年将重点推进核心课程标准化、实践基地共建、跨单位教学资源共享三大任务,为各培养单位指明工作方向。


17D78


随后,会议进入“招生专题”环节,多所高校代表先后分享招生环节的问题与对策。其中,吉林大学任瑞波、北京大学彭明浩、复旦大学吴敬分别介绍了本校在招生宣传、考生筛选、复试考核等环节的实践经验,同时剖析了优质生源吸引力不足、跨专业考生基础薄弱等共性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上海大学黄洋、湖南师范大学李建毛、大理大学寸云激则聚焦招生问题,分享了各自的特色做法。各单位发言后,全体参会成员围绕招生议题展开自由讨论。


D177


18日14:30,“培养专题”环节启动,重点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与“案例教学体系”展开。在培养方案解读部分,北京科技大学王冬冬、浙江大学傅翼分别解读《文物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定稿)》《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定稿)》,明确培养目标、课程模块、实践学分要求等核心内容;随后,吉林大学唐淼、北京大学赵增煜、复旦大学吴敬、西北大学任萌依次分享本校培养方案的落地经验。


19日上午,李映福教授主持学位论文规范专题会议。重庆师范大学蒋刚教授解读《文物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明确学位论文可采用案例分析报告、实践方案设计等非学术论文形式、实践成果需经行业专家评审等关键要求。首都师范大学钱益汇则解读《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强调实践成果需体现博物馆行业实操价值。复旦大学陆建松教授、四川大学周静副教授、西北大学杨璐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周华副教授分别从“博物馆展览”“博物馆教育服务”“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四个方向,介绍学位论文与实践成果的具体规范,包括字数要求、格式标准、成果佐证材料清单等,解决了实践成果如何量化评价的核心疑问。


随后,教指委秘书长陆建松教授主持闭幕式,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作总结发言。罗司长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的成果,强调招生、培养、学位全流程规范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培养单位加强与文博机构的协同,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行业需求同频、与实践应用同步。至此,2025年文博教指委年会圆满结束。


19日下午,参会者分组考察调研吉林省博物院、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16EE5


本次参会,让我院教师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文物、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最新政策导向与行业实践经验。后续将结合会议精神,优化教学,助力专业人才培养。


图文:周永健

一审:周永健

二审:刘欢歌

三审:李  浩


联系我们

中国 贵州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邮编:550025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电话:8812 4199

   邮箱:gzmdmlxy@126.com

民族学与历史学院公众号

Copyright©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维护 黔ICP备16000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