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傩戏古祠传文脉 多元共治兴发展

2025年07月15日 09:13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点击:[]




 

7月14日,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知行桃花源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赴正安县市坪苗族仡佬族乡龙坪村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深入调研当地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治理发展现状

实践团首先走访了市坪乡覃家寨傩戏传承人覃义定家中。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承载着我国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等元素。覃义定老先生向实践团展示了覃家寨传承的多件傩戏面具造型,并介绍了傩戏仪式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


undefined 


1覃家寨傩戏传承人覃义定向实践团介绍傩戏文化

 

随后,实践团来到申家寨考察,参观了当地古建筑申祐祠与界牌阁。申祐祠为纪念仡佬族英烈申祐而建,充分体现了儒家“忠孝”思想与仡佬族传统美德的有机融合,是当地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见证。界牌阁则始建于1901年,蕴含当地“言行一致”的处世哲学,展现民间力量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undefined 


2申祐祠


undefined 


3界牌阁

 

当日下午,实践团在原市坪乡民族中学校长何世国陪同下,赴韩家湾组调研乡村治理现代化工作。何世国校长表示,韩家湾正通过“自商、自筹、自建、自管”的“四自”模式,努力实现人居环境改善与治理效能提升的双赢。该组立足本地特色,创新构建了“文化传承+生态治理+党建引领+妇女参与”的多元治理模式。韩家湾的整洁优美的村道规划也给实践团留下深刻印象,其基层治理模式也为贵州省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undefined 

4何世国校长与实践团交流

 

本次调研,实践团员们表示将发挥民族学专业优势,努力为贵州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青春动能,让非遗文化“活”起来,让基层治理“新”起来。

 


供稿:韦廷艳 吴晓燕

                      一审:石秋轶

                      二审:聂开吉

                      三审:李  



 

联系我们

中国 贵州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邮编:550025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电话:8812 4199

   邮箱:gzmdmlxy@126.com

民族学与历史学院公众号

Copyright©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维护 黔ICP备16000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