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湖北民族大学谭志满先生、杨洪林院长莅临我院讲学

2024年09月21日 09:07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点击:[]



 


 2024年9月20日下午15时,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学术前沿讲座在北校区5号楼D412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湖北民族大学谭志满教授与杨洪林教授进行主讲,由副院长郭国庆主持。湖北民族大学张连海、杨国庆老师,贵州财经大学霍晓丽老师,我院刘星、才佳兴、王航、孔瑞、杨成、彭兵、陈文元、袁本海等老师及民族学、文物硕士研究生、民族学、历史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undefined

      

 

 

 

 

 

 

 



 

 

 

 谭志满教授的讲座主题是“共同体视阈下武陵地区历史移民的在地化策略”,主要从武陵地区历史移民形成及动因、移民群体的生存适应、移民群体的文化共建共享、移民群体构建区域共同体的内在逻辑,讨论共同体视阈下武陵地区历史移民的在地化策略。谭教授将陵地区历史移民归纳为逃避灾祸、寻求生计、发展商贸、依循王朝政策等几个类型,并具体考察了移民迁入后在衣食住行、歌舞戏剧、民间信仰、文化生态方面的在地化表现。谭教授认为,区域共同体强调包容多样,空间场域与韧性共存,各族民众互动增多,民族差异减少,共性增多,有利于区域和谐,是族际关系变得开放包容的重要原因。谭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通过诸如移民家庭中多民族语言的和谐共生(苗、侗、土、汉)来阐释,讲座现场风趣生动,很受启发。

 杨洪林教授结合谭志满教授的讲解,作了相应的学术思考。杨教授认为,历史移民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三交”是一种社会现象,如果以族际接触理论视角阐释,从长时段、历时性考察,其中资源竞争、族际冲突、文化差异是应该考察的几个重要维度。杨教授以华人在美国移民融入过程为例,移民初期为多是“同乡”而居(唐人街)。经过一两代的沉淀,开始出现分离、家族性社会结构,最终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回到武陵地区历史移民,资源竞争是移民在地化过程中需要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明初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卫所移民带来围湖造田技术,开发武陵地区大量山间坝子,马铃薯、玉米等作物传入,使移民与当地土著居民在资源竞争上,除湘西凤凰、贵州铜仁松桃外,并没有形成激烈冲突。杨教授进一步提出,马铃薯、玉米等适合山地的高产物种传入,对应武陵地区海拔高度形成不同的生态结构和群体协作关系,文化是一种“共享”物质形态,移民带来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共同性”。杨教授还指出,“共同性”与“差异性”并不矛盾,并风趣地举例,在座的各位同学虽然穿不同的衣服,但并没有什么影响和坏处,还能拉动经济。


  

 

15793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2022级民族史研究生胡莎莎与包贵恩两位同学向谭志满教授、杨洪林教授请教自己的疑惑,两位教授分别对同学们的问题作了详细解答。最后,郭国庆副院长总结指出:两位老师的讲座分析全面深入,善于运用田野调查资料和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说明问题,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让人深受启发。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

 

文稿:彭丹、彭画

图片:彭丹、彭画

一审:郭国庆

二审:聂开吉

三审:李  浩

 

联系我们

中国 贵州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邮编:550025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电话:8812 4199

   邮箱:gzmdmlxy@126.com

民族学与历史学院公众号

Copyright©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维护 黔ICP备090047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