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成果汇报周是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务本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达成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高效学习。2023年5月29日19点至21点,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第二届教学实践汇报周活动第三场汇报活动于花溪校区第五会议室举行。
第一组是由22级历史学的同学高珅带来的汇报,汇报内容主要以“昆明市化成村历史文化”为主,高珅同学及其组员从化成村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民族成份、学术氛围等方面进行汇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化成村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二组是由22级文物学与博物馆学的同学赵国佑带来的《藏传佛教法衣起源初探》调查报告,报告紧紧围绕着法衣的结构、应用场景,其中赵国佑同学重点介绍了法衣的饰品骨头璎珞,他除了引用文献典籍,还做出了自己的见解。
第三组是22文物与博物馆学的同学吴秀明带来的《北魏平城时代》,为我们介绍了北魏的建立初期、统治措施、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正平事变和文明太后的听政,让同学们了解到了平城时代。
第四组是由22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的同学罗华艳带来的《史学要论》读书报告,她重点介绍了“什么是历史学”和“现实的观念”,充分引用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的观点来讲解。
第五组是由22级历史学的同学吴倩带来的《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读书报告,吴倩同学从世家大族入手,介绍了北朝典型的世家大族,又介绍了北魏孝文帝的“太和改制”,并且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第六组是由22级民族学的同学高金秀带来的读书汇报,介绍了“模拟巫术”“黔东傩戏”“黔东傩坛戏”和傩戏的“上刀山”活动。她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傩戏的魅力,因为傩戏是历代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发展、演变而来的具有特殊价值之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体现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更体现了各组成员分工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除此之外,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实践经验,提高个人能力。还能够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掌握知识和技能,拓展自身的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
供稿:肖 雪
摄影:李家文
一审:叶成勇
二审:聂开吉
三审:李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