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8日晚19:00-21:00,我院邀请厦门大学彭兆荣老师开展了一场题为《中式博物,世界典范——生物多样性的博物学视野》的学术讲座。彭兆荣老师兼任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学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成果涵盖人类学与旅游、文学人类学、文化遗产、仪式、博物馆等多方面,开创了人类学仪式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研究等多方面的学术领域。
本次讲座由杨春艳老师主持。郭国庆副院长,李乔杨、申雯清、周莹、孙洁、杨旭等多位老师,民族学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图一:讲座活动现场)
首先,彭老师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现象出发,主要从四个方面打开了“博物学”的知识大门,反思生态危机下的“科学—学科”话语。彭老师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三个共同体。彭老师以“博物学”的整体观进行分析,总结到以“生态——生物”为研究对象,在当今的学科分类中,“博物学”具有天然的优势。
接着,彭老师讲述了“中式博物的生命观”,博物学在学科研究方面除了“全观性”外,还具有生命的“照应性”,即在整个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种类互相照应;尤其是以自然界为背景,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类之间的协作与共生。中国博物思想的圭臬是天地人的全观性配合,即根据自然,特别是四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协作。
关于中式博物中的“禾”与“和”的内容分享,彭老师以埃及尼罗河农耕文明和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作比,中式博物学之要旨真切地表现在“禾-和”之中,指出我国传统的农耕文明的圭臬就是“天地人”一体而追求“中和”,表面上已超出我们所认知的博物学范畴,但这恰恰是可以贡献给世界的中式博物学原理。
中国传统的博物精神首先体现在农业生产和食物提供的“多样性”,在这种博物价值的主导下,作为与“自然”相契合的食物链也得到了相应的保证和保障。彭老师提到人类作为大自然的生命体,遵循生物诞生、演化的原则——“顺应自然”,从而获得“自然内力”的优渥反馈。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中,彭老师引经据典,针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鼓励在场的同学们学成之后归故里,奉献学识建家乡。彭老师的精彩回答赢得了在座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图二:讲座活动现场)
最后,主持人对彭老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讲座内容为大家展示了中式博物学的魅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落实到新时代青年身上的重任就是打破学科界限,以博物学的视野,认识、作为、回馈我们赖以生存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
整场讲座集学术性、知识性、生动趣味性、启发性于一体,民族学系师生尽享文化大餐,讲座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供稿:杨伟倩
供图:朱星旭
一审:杨 旭
二审:聂开吉
三审:李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