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务本”工程系列活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汇报交流会(二)

2022年12月04日 09:45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点击:[]



    

 

202212219点至21点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务本”工程系列活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汇报交流会第二场花溪校区十五教学楼414教室举本次交流分享会由文化产业管理系承办,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杨旭老师、白林海老师、袁本海老师和孔维增老师,2021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杨欣宜、2022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吴国倩、姜桂燕、任彦霖、宋雨晨,以及2020级、2021级和2022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交流会2020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王依婷担任主持人。

    交流会伊始,孔维增老师首先介绍本次汇报会的目的和宗旨:汇报人介绍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开展进度及面临的问题,通过老师点评和提供建议,推进下一步的项目研究进展。2021级、2022级同学在师生交流中学习借鉴,为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和项目申报做好准备。

 

 



 

(图一:王依婷主持

 

    本次汇报交流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2020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5位同学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汇报分享,第二个环节为参会的研究生英语学习、专业学习和学业发展规划和在场的本科生进行交流。

    位汇报同学为杨梅,汇报主题“文旅结合背景下黎平侗族风情民宿创新运营模式探析”。杨林梅分析了黎平侗族民宿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文旅融合的角度提出了创新性的对策。

   

 



 

(图:杨林梅进行汇报)

 

    第二位汇报同学为包金玲,汇报主题“传统文化再设计——以贵州水族马尾绣创意冰箱贴为例”。包金玲主要分享了该项目的研究思路、水族马尾绣的传统纹样和冰箱贴的制作原料等。

    第三位汇报同学为刘洋,汇报主题“非遗赋能文化创意产业——以黔东南银绣染文创产品学生市场的开发为视角”。刘洋主要从市场端、企业端、人才端三方面介绍了项目的前期资料收集和下一步的计划。

    第四位汇报同学为徐香香,汇报主题是“微苗乡——VR全景与AR赋能贵州台江县文化旅游数字化创新发展”。徐香香分享了项目开展的进度目前存在的困难。

第五位汇报同学为石永密,汇报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发展模式——‘品牌+非遗’模式与平塘牙舟陶经济价值的发掘”。通过石永密的汇报,在场的同学“品牌+非遗”模式有了更深的了解。


 



 

(图:石永密进行分享)

 

5位同学汇报结束后,到场的老师和研究生对项目开展的重点、问题的解决方案等提出了建议。

在本次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参加交流会的研究生与2020级、2021级和2022级同学就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专业课学习、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2021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生杨欣宜认为,对大学生而言英语学习非常重要。比如可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可以减轻大四时考研的复习压力等对于英语学习的方法,杨欣宜认为:一是要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动力,主动、积极学习。二是要注重单词的积累。应该坚持每天背单词,与同学或室友一起相互督促。三是要注重口语练习。平时可以多听英语类歌曲、多看英语类的电影和电视剧,培养语感,有意识进行模仿。

2022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生吴国倩主要就专业学习和大家进行了分享。吴国倩建议大家要多渠道培养专业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记录片和电影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制作学习作息表并严格遵守。在生活方面要调整好心态,客观看待自身的优缺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一至两个社团,多交朋友。

同为2022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的研究生姜桂燕,从自身的成长经历出发就读书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等进行了分享。姜桂燕勉励在场的同学要珍惜时间。虽然大学有四年时光,但要成为一名合格、或者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实现自己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非常多。为此,可以对综合素质进行分类,比如分为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对于不同的能力素质,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

本次汇报交流活动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务本”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务本”工程以引导老师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为指导思想,旨在实现本科教育教学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本次活动的举办,对推动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加强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做好未来规划起到了积极作用。

 

供稿:王依婷

摄影:陈亚玲

一审:孔维增(文产系系主任)

二审:叶成勇(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副院长)

三审:李浩(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联系我们

中国 贵州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邮编:550025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电话:8812 4199

   邮箱:gzmdmlxy@126.com

民族学与历史学院公众号

Copyright©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维护 黔ICP备16000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