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9日,教育部一流课程“田野史学特色课程群”(实践类)建设团队成员受邀参加“贵州大曲·记忆里的味道——《村寨志》编撰项目一期评审研讨会暨二期项目启动”座谈会。课程负责人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副院长叶成勇教授与团队成员郭国庆教授作为评审专家,课程群建设成员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周永健教授、谭厚锋研究员、杨春艳副教授,2022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本科生欧俊贤、赖舒淇,研究生郭玉竹以及2020级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尹长富等一行人参与此次交流评审研讨会。
评审现场一
这次活动主要是对村寨志编修一期成果进行汇报评审工作以及商讨有关启动第二期项目的细则。项目执行专家周永健教授与杨春艳副教授承担了对村寨志编修10个项目中的两项,两位老师作了详细的交流汇报。周永健、杨春艳分别对其负责的《陶家寨村志》和《新民村志》的编撰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评审现场二
叶成勇教授针对村寨志编修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村寨志的编修要用情感讲故事。他认为,我们在对乡土历史进行书写的时候,要注重透过历史文化表象来探寻和理解隐藏在这些表象后面的历史发展逻辑,即深刻地把握住“活态社会”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同时将规范的田野调查方法和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相结合,从而提升村寨志编修的时代价值。他重点围绕村寨志编修的四个核心问题“谁来写、如何写、写什么、为谁写”展开论述。“谁来写”围绕着村志编修层面的社会多层次的共同参与展开,创造出文化自觉的意识理念;“如何写”围绕着村寨志编修体例方面的问题展开,提出对中国传统志书及西方民族志、民俗志编修体例继承和创新,以尝试形成村寨志“前史后志”的书写范式;“写什么”涉及方法上的问题,围绕口述史、实地调查、访谈、人员参与、实物资料等多方面展开对村寨志涉及主体的表达方式的多元化问题;“为谁写”从书写目标与尺度方面,提出村寨志编修的目标价值问题,从理论层面对后期村寨志的编修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郭国庆教授强调:村寨志编修要注意区分体例,针对模式化现象的问题要在编修中突出各村的特点,把握各村的核心表达。不可盲目地追求面面俱到,在保持编修体例、精神一致性的前提下将固化的条框灵活的进行处理,对于村寨中的特色内容的记录要勇于突破体例的限制,着重笔墨进行描述其特色内容,凸显其价值所在。同时要在村寨志编修的选材与语言可读性方面下功夫,着重把握志书语言简洁流畅这一特点。
与会其他专家针对村寨志编修工作的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对村寨志编修过程中面对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在调查前期要尽可能多的联系社会各方力量,在获取支持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做好宣传工作。2.在具体调查过程中,要组织好人员配备问题,对参与人员的来源要进行扩大,引导更多人甚至是村民参与到村寨志的编修过程中去。3.在村寨志编修整体体例的问题上要设置统一的规范,使村寨志的编修存在合理的逻辑框架。4.在具体村寨志编修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田野调查材料,多形式、多方面严谨的记录与展示村寨的特征。
评审现场三
随后叶成勇教授向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捐赠了“田野史学丛书”(7本),分别是《田野史学指归》、《田野史学理论与实践》、《历史学观念变迁探析》、《清代至民国时期贵定县碑刻研究》、《贵安新区马场镇平寨村布依族历史文化变迁研究》、《互动与整合:镇远县辽家坳村历史文化变迁研究》以及《区域社会史视野下花溪清代碑刻调查与研究》。这套丛书是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近10年来“田野史学特色课程群”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是贵州民族大学历史系师生近十年来对“田野史学”研究范式理论与实践的努力探索,也是现代历史研究在常理和学理之间寻找共识的产物。此次将丛书赠予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旨在为村寨志编修提供良好的借鉴,开启新一轮的友好交流。
供稿:郭玉竹、尹长富
一审:吴 桐
二审:聂开吉
三审:李 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