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实践连线 |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2022年08月01日 16:28 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点击:[]


为深入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打造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第18个人项目围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主题,前往贵阳市青岩龙井村开展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

龙井村位于青岩镇西北该村居住群众以布依族居多。龙井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村已由过去贫穷落后的偏僻村寨,发展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龙井村村貌


7月21日,项目调研员前往龙井村开展探访主要对村落概况进行全面了解。7月23日,项目调研员来到龙井村酒坊对酒坊经营者进行访谈龙井村酒坊是集各类米酒及刺梨酒加工制作、展示体验、销售为一体的文化工坊,也是承办旅游项目活动的重要场所。酒坊酿造的刺梨糯米酒在2006年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酿酒技术和香醇的口感使酒坊获得了较大的名声,产品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随着酒坊的特色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酒的产量也随之增加,酒坊在发展中带领周边村民一起发展,通过收购村民酿造的基酒带动了周边十多户村民就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酒坊计划增加产品种类和发展现代化产业发展,酒坊的刺梨糯米酒和其他特色民族产品会逐渐的走进大众视野。


项目调研员与酒坊非遗传承人(左一)合影


7月24日,项目调研员前往龙井村村委会进行访谈。据悉,龙井村2016年被列为民族特色村寨,龙井村注重发掘和保护当地传统民族文化,到今天发展

成为极具民族魅力的龙井布依古寨。


项目调研员访谈染坊负责人


7月25日28日,项目调研员前往龙井村民族特色文化产品作坊调研,包括陶艺坊、染坊、簸箕画坊等据染坊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染坊以代工的形式带动周边16户村民就业,每年豆染制品销售收入达180余万元,染坊还是龙井村承办研学及旅游项目活动的重要承载地,发挥了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簸箕画坊积极开展簸箕画技艺传授,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该画坊也成为展示簸箕画及书法作品,承办研学及旅游项目活动的重要场所。

从调研来看,龙井村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布依古寨,拥有优质的自然环境和特色传统民族文化,面向未来,民族文化只有适应时代变化,才能为民族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保障

学会思考、敢于实践。本次社会实践,项目调研员通过本次调研田野调查能力得到了有力提升,同时也感受到我国乡村的快速发展,见证了民族文化的绚丽多姿,充分认识到了民族学学科的学术应用价值。

 

 

/马济东

/马济东

一审:聂开吉

二审:吴  

三审:李  

联系我们

中国 贵州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邮编:550025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电话:8812 4199

   邮箱:gzmdmlxy@126.com

民族学与历史学院公众号

Copyright©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院
本站由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维护 黔ICP备16000646号-1